新时代文明实践“ 文化技艺服务平台”网上行第八期:戏曲鉴赏

2020年04月08日 15:03:44

居家战疫不孤单

线上服务 文化惠民 

防疫期间
宜兴市文化馆
发挥数字文化平台作用
免费为公众提供了系列文化资源

新时代文明实践“五大平台”网上行
今日推出
“文化技艺服务平台”网上行
第八期:

戏曲鉴赏

 

  戏曲是由中国式的台词、唱腔、身段表演、舞台装扮等基本视听表达方式构成的舞台戏剧交流艺术,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。《戏曲鉴赏》课程主要介绍戏曲的历史形态、文学特点以及独具魅力的表演体系以及戏曲的发展与变革状况,通过对极具民族特色的戏曲知识的学习,增加传统文化底蕴,提升艺术涵养。

中国戏曲

     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。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,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,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。这些形式主要包括:诗、乐、舞。诗指其文学,乐指其音乐伴奏,舞指其表演。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、服装、化妆等方面。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:演故事;都遵循一个原则:美。  

 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(1240-1319),他在《词人吴用章传》中提出“永嘉戏曲”,他所说的“永嘉戏曲”,就是后人所说的“南戏”、“戏文”、“永嘉杂剧”。从近代王国维开始,才把“戏曲”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。 

  中国戏曲特点,一言以蔽之,“谓以歌舞演故事也”(清末学者王国维语)。戏曲与话剧,均为戏剧之属,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,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。所不同者,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,即歌舞的手段。也即人们所熟知的“唱、念、做、打”。

 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,运用了一种“取其意而弃其形”的方式,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,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。所以,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,白脸的曹操;有了长歌当哭,长袖善舞;有了无花木之春色,无波涛之江河。

 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,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巨大的矛盾。戏曲并没有像话剧那样用“三一律”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。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,制造弹性的时空,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,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。所以,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,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。

  戏曲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民族艺术,历史上也称戏剧。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、武术、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。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中国戏曲虽然产生的比希腊、印度晚一些,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,在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,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。

  新中国成立之初,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,剧目更是难以数计。世界上把它和希腊悲喜剧、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。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,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京剧、豫剧、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。

 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,剧种繁多有趣,表演形式载歌载舞,又说又唱,有文有武,集“唱、做、念、打”于一体,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,其主要特点,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,一是男扮女、女扮男;二是划分生、旦、净、丑四大行当;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--脸谱;四是“行头”(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;五是利用“程式”进行表演。

  汉族的民族戏曲,从先秦的"俳优"、汉代的“百戏”、唐代的“参军戏”、宋代的杂剧、南宋的南戏、元代的杂剧,一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,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,为人民所喜闻乐见。看戏至今仍然是汉族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。一般说来,北方人多喜看京剧,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,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。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、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。

  看的不过瘾?

  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进入

  课程链接

  观看详细专业的视频讲解

  想看哪里点哪里

  每一章节都不会错过~

· 乡镇人111111

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。

· 乡镇人222222

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。

· 乡镇人33333

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需要6节。

提交

用户登录

本平台仅支持指定的乡镇对应部门登录并参与相关资源的预约,其他用户请点击“我有需求”按钮参与互动!

提交

参与回复

提交